经常降价的特斯拉经常会跟“韭菜”一词挂钩。这不,前段时间特斯拉在其它新能源车企普遍涨价的情况下逆势降价,而且降价幅度最高达到了4.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特斯拉在近三个月年内第二次降价了,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累计降价幅度高达9.3万元。
然而,特斯拉的频繁降价虽然迎来暴涨的订单量,却并没有讨得所有消费者的欢心。面对特斯拉的大幅降价,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奔走相告,而刚刚提车的消费者却怨声载道,直呼自己被割了“韭菜”。
那么,特斯拉明知道降价对老用户来说是费力不讨好的,它为什么还要坚持一降再降呢?特斯拉降价真的亏待了用户吗?它的降价对行业发展而言是坏事吗?
在教授看来,特斯拉降价的底气是它对降低成本的追求,以及独特的营销体系,而这二者严格来说都并没有什么问题。
想要降低商品价格,降低商品生产成本就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而特斯拉近几年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
在设计层面,特斯拉车型秉承着极简的设计风格,而极简本身就意味着降低设计工艺。
其次,特斯拉在制造环节的创新也是降低成本的一大法宝。例如,特斯拉在生产model y时就引进了大型压铸机,将传统车身结构上的70余个零部件精简成了一个,从而摊薄了新车的制造成本。
营销体系方面,特斯拉和其它车企完全不同,它在广告宣传的成本几乎为零。作为对比,传统车企在这方面的单车平均支出为3000元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仅在宣传方面,特斯拉的单车成本跟传统车企比起来就省了3000元左右。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销售,特斯拉的直营销售模式和传统汽车行业第三方4s店模式也有很大差异。在减少了4s店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的角色之后,特斯拉也直接砍掉了第三方经销商运营成本。
再说一个题外话,相比起特斯拉价格透明的直营模式,教授本人其实颇为反感传统4s店“千人千面”的价格体系。
在绝大多数4s店当中,每一位客户的购车价格都是商业机密。即便是同一天在同一家4s店买同一款车的两个人,他们的购车落地价也各不相同。
教授数年前就有过4s店的工作经验,那段经历颠覆了我对汽车销售行业的认知。在极端情况下,不同的人购买同一款车的花费可能相差几千甚至上万元。
对于那些不太讨价还价就直接下单的客户,我们甚至将他们戏称为“水鱼”。
此外,教授一共购买过两台汽车。为了不被其他销售当成“水鱼”来宰,教授在买车前看过近十款车型,与不同品牌的销售顾问在4s店的展厅展开过至少二十次讨价还价。
与套路颇深的传统汽车销售模式比起来,教授个人还是更加喜欢特斯拉这种简单透明的价格体系。在教授看来,一款商品的定价只能由产品力来决定,而不是需要通过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心计来博弈。
从特斯拉用户的角度来看,特斯拉这些年确实在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而许多特斯拉消费者也确实吃到了特斯拉降价带来的红利,买到了相比起几年前更便宜的特斯拉。
从特斯拉几乎每次降价都会有层出不穷的维权事件来看,用户并不会因为特斯拉降价而满足。
以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为例,特斯拉在2022年6月17将这款车型的价格上调到了39.49万元,此时是这款车型到目前为止的价格高峰。
对于在这段时间内购买特斯拉的用户们,教授在佩服他们的投资眼光的同时,也只能替他们叫屈了。因为在三个月之后的10月17日,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价格从39.49万元降到了35.79万元。
这也就意味,相比起10月17日以前购买model y长续航版的用户,10月17日以后购买同款车型的用户直接省下了3.7万元。然而,10月17日购买model y长续航版的用户同样也高兴不了多久。
2023年1月份,model y长续航版再次降价,这次它的价格下调到了30.99万元。这么一来,在不久前还以为捡到大便宜的特斯拉用户就瞬间变脸了。
在教授看来,因为特斯拉降价而把自己看作是“韭菜”的特斯拉用户逻辑思维着实有些荒谬。人大多是不懂得知足的,让维权的消费者们不爽的纯粹是因为他们只是买到了相对便宜的特斯拉,但却错过了更便宜的特斯拉。
很多被降价的用户打着“特斯拉欺诈消费者”的旗号去找特斯拉维权,然而特斯拉真的欺诈了消费者吗?事实上在降价这件事情上,特斯拉拥有百分之百的自主定价权,所谓欺诈自然无从说起。
如果我们再把格局放大一点,从市场来看,其实特斯拉是一家孤傲的企业,它降价严格来说并不完全是为了消费者能以更低的成本买车。
特斯拉降价的终极目的是以低价迅速吞食市场,让其它竞争对手无路可走。当特斯拉降价威胁到了其它车企的生存空间之后,其它车企要么和特斯拉一样降价,要么提升产品力以质量取胜。
无论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集体降价,还是通过提升产品力以质量取胜,这都能直接促进行业的发展,而消费者将成为这场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博弈中最大的赢家。
在正在维权的特斯拉用户看来,我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车,但这必须是最便宜的车。
然而,其实但凡对特斯拉稍微有一点了解的特斯拉粉丝都知道,特斯拉还远远没有到“最便宜”的程度,通过降价将会是特斯拉近两年收割订单的主要手段。
起码在特斯拉到达成本瓶颈之前,只有更便宜的特斯拉,没有最便宜的特斯拉。
如果因为特斯拉降价而买车的用户无法认清这一点,并且提早摆正心态,那么下一批维权的“韭菜”就很有可能会是正在因为特斯拉降价而喜大普奔的他们。